2011年11月18日 星期五

關於普安堂


普安堂於民國 3年建立,擁有 98年之歷史...
除了擁有豐富自然資源以外,更是土城當地相當重要之宗教聖地...

普安堂為清朝康熙年間渡海移民到台灣的原墾戶利用農舍土埆厝作為佛堂,之後又改建為磚造泥土混合式三合院民宅。日治大正三年(1914,民3年)成為齋教先天派佛堂,因觀世音菩薩「隨機應化,尋聲救苦」的慈悲精神而成為普安堂主祀神。據中研院學者調查研究,普安堂乃當今台北縣幾乎是碩果僅存的傳統台灣齋教建築。更因先民於清代來此開墾時即有媽祖信仰,普安堂也同時供奉天后媽祖。昭和四年(民18年)村民將佛堂捐出而由專人管理寺廟,以求保存觀音媽祖信仰。日治時期地籍圖和土地謄本都記載此地有「祠廟敷地」。


日治時期台灣前輩畫家李應彬得到很多美術展覽獎項。光復後潛心修習佛法,民國五十年代初受邀接任普安堂住持。民國五十八年因受地藏菩薩本願經的感召,親自以水泥雕塑大型菩薩像及護法菩薩,法相莊嚴且栩栩如生。供奉地藏菩薩除了延續傳統「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大願精神之外,也推廣愛護地球的綠色環保意識。老住持並親自造景,在園區內栽植花草樹木,塑造各種動物鳥獸,在魚池邊嬉戲,象徵自然界的和諧相處。後因原舊堂建築略有損毀,為了安全和居住空間的需求,遂於戶外地藏佛像位置原地重建大佛堂,因此是先有佛像後有佛堂,也為普安堂建築的特色。此外其建築依山坡地形設計,為兩層加強水泥磚造,造型單純與台灣一般華麗的寺廟不同,文藝氣息非常濃厚,讓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因為普安堂的特色是將宗教、自然和藝術結合到圓融的境界。這種崇高的理想,使得它成為國內難得一見的宗教融合藝術與文化的勝地。

1 則留言:

  1. 讀著它的歷史背景看著它雨中紅磚青綠的感動! 我一定要造訪這台北縣幾乎是碩果僅存的傳統台灣齋教建築, 普安堂.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