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3日 星期六

新北市無可取代的文化瑰寶 宗教藝術家李應彬~林明德


民國八十六年全國文藝季,我是行政院文建會邀請的評審委員當時由土城市承辦的藝文活動為「土城朝山桐花節」,該活動是在土城山區展開。其中普安堂的宗教舞蹈表演以及在台北縣文化中心所舉行的李應彬先生回顧展」,更是土城深度文化的呈現。


李應彬是台灣的前輩藝術家,他從民間寺廟彩繪的匠師出身,卻能自學成功而在純粹美術的領域裡,以「雙刀流」的美譽同時以西洋畫和東洋畫(現在稱為「膠彩畫」)進軍日治時期和光復初期學院派沙龍美展,而在多次獲獎之後又毅然淡出畫壇,專心投入日常美學的創造,成為擁抱常民文化的生活藝術家。

李先生中年開始虔誠信奉宗教,為了追求修行的真諦,他甚至離開家庭隻身前往偏僻的土城媽祖田庄,擔任當時已經幾近荒廢的台灣齋教先天派普安堂的管理人。到任之後不但開壇講經說法,還親自營造整個普安堂園區,使之成為融合了寧靜的自然環境和樸素典雅的宗教修行之隱逸山居。的確,他把普安堂當作是他的故鄉,三十多年的宗教藝術創作,留下無數令人讚嘆的繪畫、雕塑和樸實自然的庭園造景,表現了他的修行境界。他的「道理詩」一一隱含修行「法訣」而品味高超,令人心生敬仰。李先生這種藝術創作生涯的變化,體現了禪宗「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到「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所謂「法爾如如」的境界。

普安堂是目前大台北地區碩果僅存少數正統台灣齋教建築,堂內保留了不少日治大正年間(即民國初年) 的手抄本鸞文和從清朝到民初的線裝經典書冊,不但可印證清朝來台灣北部地區的拓荒史,也是研究台灣宗教非常珍貴的史料。普安堂園區歷史建築群週遭充滿生物多樣性的淺山生態亟應以「文化景觀的區域概念來加以保存和維護,體現人與自然環境的互動結合有形和無形文化資產的價值這也正是目前世界各國努力保留文化資產的新趨勢在新北市三峽有李梅樹新莊若有李石樵為前輩藝術家純粹美術的代表則土城區的李應彬毋寧是無與倫比的宗教藝術家典範,其故居普安堂園區更應以新北市的重要文化資產而予以保留,這樣才能完成搶救土地上的歷史記憶。

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 董事長
林明德
    1018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