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3日 星期六

龍泉老人的生平

寺廟彩繪和民間藝術



  芬園崎普安堂因地處偏僻山坳,早年被信徒自嘲為位在「甕子底」。過去媽祖田山區小徑雜草叢生且毒蛇出沒,在交通不便又沒有電力的條件下,就算適合修行也是「修苦行」,更不適合宗教發展。台灣前輩藝術家李應彬,從民53年接掌普安堂管理人,前後三十多年將一個樸實無華的民房,塑造成一個具有特色的教文化園區;更將承傳的先天派經典昇華成無數的詩篇及藝術作品。




    李應彬,台北枋寮(中和)人,出生於民國前二年,卒於民國八十四年(1910-1995),李先生祖父李炳華為前清秀才,因教育鄉梓有功,於日治第二年(1896)即受日本政府表揚為「擺接堡士紳」。父親李謀成,善繪畫並從事裱褙,可惜英年早逝而家道中落,當時先生不過三歲,此後全憑大十歲的兄長應忠先生照顧長大。李先生十五歲從公學校畢業後因家境貧苦未再升學,而以父親所遺留下來的裱褙道具自學,並以父親所藏《芥子園畫譜》為師,自修水墨畫。由於個人好學不倦的個性,勤於吸收新知識,使得他的涉獵極為廣博,舉凡中國醫藥學中國古典詩詞,傳統裝池裱褙,樣樣通曉。

    李先生十八歲時加入艋舺油漆師傅林德旺先生的寺廟錦繪行列。此後十多年間在台北、宜蘭以及桃園一帶從事寺廟彩繪,同時也參與建醮結壇的工作。二十四歲和林德旺先生千金玉花女士結婚,夫妻倆就在艋舺龍山寺「露店」及太平町開設「和美堂」工藝坊,經營佛祖畫、裱褙、刺繡和各種傳統習俗的婚嫁用品,「和美堂」的名號從日治時代以來早已有口皆碑了。二十九歲時(1938)和當時最著名的台南寺廟彩繪大師潘春源先生,一老一少、一南一北,同台競技,分別為艋舺龍山寺後進大殿繪製門神,傳為佳話。




跨領域的藝術創作

  除了寺廟彩繪和民間藝術外,先生也從事純粹美術的創作,和李石樵、楊三郎及藍蔭鼎等同為台灣前輩畫家。由於對水墨和膠彩畫本來已經有所造詣。日治時期先後以膠彩畫《銀雞》《台灣寺廟》入選日治台灣「府展」(1942-43),此後又在第四屆省展(1949)以水彩《書齋清供》獲得西畫部特選(文化協進會賞),因過去在西畫未分組前,一向由油畫獲得特選,而先生能以水彩畫獲獎乃被藍蔭鼎先生譽為台灣第一人。此後十數年間,先生參加省展、台陽展等並得獎多次,最後榮膺「免審查」。先生的畫作忠實地記錄了光復前後,台灣北部城鄉景色。回顧其作品,令人興起無限的鄉愁。因為李先生是在西畫組和國畫組同時都有作品參展的,因此畫友們都稱讚之為「雙刀流」。(典故出自「宮本武藏」的故事)其實他的水彩畫往往類似國畫「沒骨」筆法;而晚年的佛畫,不同於傳統藝師,其畫稿是採取西畫的技巧,使用碳筆來表現,而人物描繪除了神情刻劃之外,也特別強調「量感」和「立體感」,先生如此融合了中西筆法的風格,可說獨步台灣畫壇。





    因為有感於只是為了參加「沙龍美術」展覽而從事藝術創作,並不能真正讓他感到滿足,所以李先生反而本著「藝術即人生;人生即藝術」的信念,毅然投入所謂「生活美學」的創作領域,此時期的創作面是十分寬廣的,例如:民國四○年代末海峽兩岸戰雲密佈,李先生為了響應國人的愛國情操,乃繪製龍、虎、獅、鷹等動物的「戰旗」作為入伍遊行之用。因為所繪製的動物神采逼真、威武勇猛而大受歡迎;其他工商業領域則有商品商標設計、包裝設計、好萊塢電影海報、日曆設計賀年卡、工藝品類、插圖…等。先生的生活藝術作品可說種類豐富,且具備了多樣性的成就。可惜後來因為慢慢把興趣轉到宗教信仰而沒有繼續,其實先生在日治時期就在政府主辦的「明朗漫畫比賽」得獎了。李先生晚年應台灣大學楊再義教授的邀請,為《本草歷史與台灣毒草》(1990出版)繪製多幅中國醫學史裡面的歷史人物巨幅畫作做為插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